资讯
80个志愿咋填?专家解读新高考招生录取细则
2017新高考录取规则大变样,考生该如何应对?来看看浙江高中、高校相关老师是如何解读的。
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将更科学
浙江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高建明表示,对高校来说,新高考的录取工作方案,大大增加了考生的被录取率。同时,方案也对招生院校的前期招生计划编制提出了更高、更科学的要求。
为主动适应新高考改革,浙江理工大学在2016年就开始试运行2017年的新高考录取模式。高建明说:“很多高三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倾向性其实并不是很明显。为了更有利于考生做充分选择,首先,我们将在2017年继续实行大类招生,专业计划数也会相对扩大。考生到了大二大三再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分流。第二,我们将实行有限范围内的大类内专业自主选择,让考生放心地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去。第三,我们还将实行比较宽松的转专业政策,让考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
高建明表示,学生进校后如果对所选专业仍然不满意,学校提供了“5+1”的转专业机会。“在前五个学期末,各专业将公布可转入计划数,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此外,第一学期末,学生可申请转入生源所在省招生专业中录取最低分不高于其高考成绩的专业。学有余力的还可辅修第二专业。”
对大多数专业来说,申请转入时基本没有学习成绩等条件限制,也没有招生录取批次限制,只要学生具备转入专业的培养要求,原则上都将被接受。对于申请转入人数较多的专业在转入时将设有一定转入条件,还是会有一定竞争的。据统计,每年有300余人转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对于专业选择的需求。
高建明还表示,2017年各大院校优势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估计较往年有所提高,院校优势和区域优势也将会更加凸显。
❈
原来的平行志愿选择过程仍可作参考
新高考录取实行专业平行投档,考生每次可填报志愿不超过80个,这就使得许多考生和家长十分关注怎样填好专业平行志愿,提高被心仪学校和专业录取的概率。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建议,考生可以参考以往志愿选择过程,分三步考虑:第一步选择不同梯次的学校。根据考生位次和选考科目一分一段表、各校往年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学校。由于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各段考生所处位置与原相应批次相近,选择范围可以有效缩小框定。原有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选择学校的办法依然可以使用。第二步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第三步根据本人意愿(如学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排序,正式确定志愿。
高建明的建议是,考生填志愿可先确定区域,前50个志愿可以按喜欢的顺序填报,后30个志愿做到“保一保”。此外,他还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特别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新高考录取方案中,对高校影响最大的是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从以院校为单位改为以专业(类)为单位。这意味着,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将更多考虑专业因素。
“热门专业更热,冷门专业更冷。”昨天,看到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录取方案,省内一位招生老师告诉钱报记者,这对高校的专业建设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目前,各高校2017年的招生简章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计划在四五月陆续亮相。而“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的细则也将在5月左右出台。
按院校填报和按专业填报,区别到底在哪里?
浙江大学招生处处长王东举了一个简单明了的例子:
河海大学的水利专业非常牛,全国排名第一。如果有个学生非常喜欢水利专业,在老的录取方案下,他不一定会填报河海大学。因为万一没有录取,他要么服从调剂,调剂到河海大学其他专业;要么不服从调剂,那将面临掉档的风险。
而在新的录取方案下,他就可以放心地把河海大学的水利专业列为第一志愿,然后再挑选其他水利专业强的高校,“这样高校的一流专业能招到一流的学生,学生也能读上最心仪的专业”。
但上述情况是针对优势专业而言,那些冷门专业、弱势学科,则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浙江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夏青预测,新录取方案的第一年,冷门专业、弱势学科极可能出现录取分数线下降、生源质量变低的情况。办学质量不高的学校,甚至会出现招不满学生的问题。
相对而言,北大、清华等名校受到的影响较小。北大浙江招生组的李老师告诉记者,北大在浙江省投放的都是强势学科,而且学校各学科实力整体上比较均衡,即使是社会上看起来比较冷的历史学、哲学等专业,每年都有很多感兴趣的学生报考。
面对新录取方案的倒逼,高校只有积极应对,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目前,各高校2017年的招生简章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计划在四五月陆续出炉。
和往年相比,浙大今年的招生简章将新增两块篇幅不小的内容,是专门针对浙江和上海考生的。其中有一张表格,详细列举了每个专业对选考科目和学考等级的要求。
他表示,物理绝对是最有用的科目。2017年,选考物理的学生可以选择浙大90%以上的专业;2018年,选考物理的学生可以选择浙大所有的专业。
“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的细则也将在5月左右出台。夏青透露,由于学考得A的难度增加,今年浙江理工“三位一体”对学考A等级的要求会有所降低。
什么是分段填报志愿和录取?为什么要设置80个平行志愿?
一起来看看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负责人对这几个最受关注的问题和变化的详细解答。
什么是分段填报志愿和录取
“分段填报志愿和录取”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当年高考的实际人数的一定比例,按照考生高考总分(含政策加分,下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普通类专业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其中,提前录取实行传统志愿,平行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
举个例子。平行录取就是按实考人数的一定比例,分段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即根据高考总分,分别按实考人数的20%、60%(累计)、90%(累计)分三段。第一段考生最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投档录取,依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类)未完成计划的,经院校申请可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
假设今年浙江有30万考生参加高考,那么按20%比例计算,成绩排进前6万名的考生,能最先填报志愿。而且因为取消批次,原高考录取时的第一批到第三批的高校和专业,现在都可以填。换句话说,如果原来第一批录取的高校和专业,今年没有被第一分数段考生报满的话,也有可能录取第二段、第三段的考生。
考生的具体排名,即“位次”,根据所有考生高考总分确定。高考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
普通类专业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其中,提前录取实行传统志愿,平行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
传统志愿,以院校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比如,考生填报浙江大学,就算一个院校志愿,然后再选择浙江大学的6个专业。但和原高考的传统志愿不同,新高考的传统志愿填报,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调剂,均须符合高考选考科目要求,而且不再设院校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则是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
比如,北京大学工科试验班、清华大学历史基础类、浙江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像这样的平行志愿,考生每次可填报80个,最多可涵盖80所学校的80个不同专业。
投档时,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投档比例为1:1,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另外,由于投档单位是专业(类),所以就没有专业服从。
据统计,新高考后,考生无论选考哪3类科目,相比原来的文理分科,可选择的专业覆盖面均扩大到66.6%以上。
2017年,将有1368所高校的23700个专业(类)在浙江招生,考生如何从两万多个平行志愿中,选出适合自己的80个?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是实行专业平行志愿第一年,如何填报志愿大家都没有经验,但与原来填报志愿时的考虑方法还是相通的。
比如,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选择不同梯次的学校。由于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各段考生所处位置与原相应批次相近,选择范围可以有效缩小框定。原有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选择学校的办法依然可以使用;
第二步,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
第三步,根据本人意愿(如学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排序,正式确定志愿。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特别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说起来容易,就是多做几层筛选。可是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这工作量可不小。这种时候就该出个筛选系统,输入条件自动筛选,缩小选择范围嘛。
其实,这样的功能已经有了,关注导师问问的朋友应该知道,就是超级好用的【科目选专业】功能。